關愛勞動者
心理健康
2025年《職業(yè)病防治法》宣傳周
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
第23個《職業(yè)病防治法》宣傳周
今年的主題是
關愛勞動者心理健康
旨在
多渠道引導勞動者掌握自我保護技能
增強用人單位守法自覺性
為勞動者提供心理咨詢、疏導
和干預等服務
促進勞動者保持健康心理狀態(tài)
全面提升全社會職業(yè)健康法治水平
安全事故的預防首先是人防
人防首先是心防
加強心理健康
從了解心理健康開始
職業(yè)心理健康的標準
心理健康就是個體在適應環(huán)境的過程中,生理、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達到協(xié)調一致,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功能狀態(tài),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:
1. 智力正常
智力是人的觀察力、記憶力、想象力、思考力和操作水平的綜合,一般常用智力測驗來診斷智力發(fā)展水平,一般人為智商低于70分者為智力落后,智商在80分以上為心理健康的標準。
2. 人際關系和諧
人際關系包括正向積極的關系和負向消極的關系,心理健康的人樂于與人交往,不但能接受自我,也能悅納他人,能與他人相互溝通和交往。
心理健康的人樂群性強,既能在摯友團聚之時共享歡樂,也能在獨處時無孤獨感。
3. 心理與行為符合年齡特征
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與同年齡段絕大部分人一樣的心理與行為特征。
4. 理解自我,悅納自我
心理健康的人體驗到自己存有的價值,既能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,具有自知之明,即對自己的水平、性格、情緒都能做到恰當、客觀的評價,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期望與要求,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,對自己總是滿意的。努力發(fā)展自身潛能,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。
5. 面對和接受現(xiàn)實
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對現(xiàn)實、接受現(xiàn)實,進一步的改造現(xiàn)實,對周圍事物和環(huán)境能作出客觀理解和評價,對自己的水平有充分的信心,對生活、學習、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(zhàn)妥善處理。
6. 能協(xié)調和控制情緒,心境良好
心理健康的人的愉快、樂觀、開朗、滿意等積極情緒占據(jù)優(yōu)勢,雖然也會有悲、憂、愁、怒等消極的情緒體驗,但一般不會長久。心理健康的人能適當表達、控制自己的情緒,對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滿意。
7. 人格完整獨立
心理健康的人精神面貌能夠完整、協(xié)調、和諧地表現(xiàn)出來,思考問題的方式是適中和合理的,待人接物能采取恰當靈活的態(tài)度,對外界刺激不會有偏頗的情緒和行為反應。
8. 熱愛生活,樂于工作
心理健康的人在工作中盡可能地發(fā)揮自己的個性,和聰明才智,并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。